客服中心
电话:4006-833-884
传真:028-52188888
邮箱:admin@asd58.com
地址:成都市开发区中山八路新虹街48号荔景楼商务中心B座512
传真:028-52188888
邮箱:admin@asd58.com
地址:成都市开发区中山八路新虹街48号荔景楼商务中心B座512
不能为所欲为时,经常吐口水。
来源:未知 作者:成都养生网 日期:2024-03-20 13:37
30个月大的孩子动不动就吐口水。让他做事,不愿意做时;妈妈说他两句时;想让爸爸跟他一起玩,可爸爸因为有事不能马上跟他一起玩时;甚至在大街上,有些小姑娘夸他漂亮时,孩子都会吐口水。每当这时,家长不止一次感到难堪和丢人。家长有时不能理解,不大点儿的小孩子哪来的那么多口水,而且瞄的又那么准。
吐口水的行为,比扔东西的行为更让人反感和厌恶。虽然不给身体带来任何疼痛,但是让人感觉很脏,谁都本能地躲避。
然而,三岁孩子是无法知道这些情况的,他们只会觉得好玩。为了吐口水,孩子首先利用嘴里的舌头和肌肉把口水攒起来,然后再通过张嘴、抿嘴等嘴部动作把口水送到外面。如同管弦乐协奏,这一系列过程需要嘴里各个器官通力合作、配合默契。从孩子角度看,看到吐出的口水百发百中,又看到对方惊慌失措、东躲西闪的样子,是何等有趣的事情!如果偶尔有一两次吐口水的行为,家长就不必太紧张,也用不着执意去改变。过了三岁,等到孩子明白人和人之间有多种多样的接触方式,明白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不舒服感,自然会停止这种行为。
如果总在持续吐口水的行为,家长就应该从多个角度好好找找原因。
孩子为什么会吐口水?
1.觉得好玩。
先用舌头把口水攒起来,再使用舌头和嘴唇把口水吐出去,看到飞到远处的口水星子,孩子感觉整个过程充满了乐趣。
2.表示发火或者表现敌对心理。
就像有的大人生气时吐口水一样,孩子生气或者讨厌对方时,也会用吐口水来表现自己的敌对心理。
3.是一种习惯性动作。
吐一两次口水之后,孩子会逐渐习惯成自然,只要嘴里有点唾液,就会无意中吐出来。这是一种习惯性动作,也可能是面部痉挛的表现。
4.恐惧不安的表现。
忐忑不安或者他人命令自己、靠近自己时,出于恐惧和不安心理,孩子会产生想吐口水的冲动。
心灵处方——如果孩子把吐口水视为乐趣,家长不妨这么做:
不要发火,也不要强行制止。因为对孩子来说,学会一种新技能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。看到家长对自己大喊大叫、厉声训斥,不但不会理解家长动怒的原因,反而会受到惊吓。尽管吐口水是成长过程中自然表露出来的好奇心,但不能一直默许。
应该教给孩子除了吐口水之外,使用舌头和口腔肌肉的方法,比如吹气球、吹小乐器等等。防止蛀牙或肥胖的前提下,适当给孩子吃软糖,也是一种较好方法。
心灵处方——生气或者表现敌对心理时吐口水,家长不妨这么做:
攻击性强、容易生气的孩子,有时也会吐口水。等到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,能用言语自如表达自己情绪,自然会减少这种行为。有些性急的家长,不管三七二十一,先严厉制止孩子吐口水的行为,再问孩子的感受。事实上,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孩子更大的火气,因为孩子觉得家长不懂得他的心思,无比遗憾和委屈。最正确的做法是,先理解孩子心情,然后坚决地说:“无论如何,不能采取吐口水的方式!”

心灵处方——如果孩子习惯性地吐口水,家长不妨这么做:
孩子不像生气的样子,也找不出吐口水的其他理由时,家长就认为这是孩子习惯成自然的行为。其实,这并不是孩子习惯性动作,而是孩子面部痉挛的一种表现。这种行为没有任何目的性,也不是有意的,所以不管家长怎样发牢骚、怎样制止,都是毫无用处的。这时,家长不妨采取满不在乎的淡漠态度,默默地注视孩子。当孩子要求家长不要施加压力或训斥时,有些人可能会说:“我没跟孩子说什么呀?”也许家长真没说过什么话,但是看到家长的斜视或者不满的眼神,孩子也会感到压力重重。
心灵处方——如果孩子因恐惧或不安而吐口水,家长不 妨这么做:
胆怯的、容易受惊吓的、动不动就觉得不安的孩子,一旦受到外界刺激,就会立刻紧张起来。直到完全了解情况为止,孩子会把对方视做敌人,表现出极度警惕的样子。对于这样的孩子,即使有的大人觉得他可爱,想伸出手去抚摸,孩子也会认为这是对他的攻击。所以,出于自我防卫,孩子会采取应对措施——吐口水。
看到对方为了躲闪飞来的唾液而闪开身体时,孩子认为自己的攻击晚了一步,会感到懊悔。所以,想用唾液筑成防御战线的孩子会不停地吐口水,这样,孩子就觉得自己已经做好了他人无法逾越的防线。
如果大人靠近这样的孩子,并对他说:“你看,我是喜欢你才去摸你的呀!”那么,这一番话反而会引起孩子的警惕心理。所以,家长不要再靠近这样的孩子,而要和孩子保持一定距离,以便给他安全感。也就是说,当孩子吐口水时,家长赶紧往后退一步,然后,耐心等待孩子安静下来。